2025年4月8日星期二

曾祖父曾祖母的故事(R1)

 

曾祖父曾祖母的故事:三个姓氏的由来

昨天是农历七月十五,也是我们祭拜祖先的重要日子。

我带着妈妈准备好的供品,到四婶家一起拜祖先。祭拜的时候,我们一边折冥纸,一边聊天。聊着聊着,四婶便讲起了我从来不知道的家族故事……也因此,我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我们的家族会有三个不同的姓氏。


婚姻与承诺:邱与郑的故事

原来,我的曾祖母(也就是我爷爷的妈妈)年轻时的第一任丈夫姓邱,但他们没有孩子,丈夫便因病去世了。

【姓邱】的丈夫临终前,将自己的好友【姓郑】的托付给曾祖母,希望他能够好好照顾她。他还请求:如果将来他们有孩子,第一个孩子能否跟他姓「邱」,算是一个心愿。

【姓郑】的曾祖父答应了。

后来,曾祖母与【姓郑】的曾祖父开始生活在一起,生下了第一个儿子,自然就遵从承诺,姓了「邱」。

接下来,他们又有了两个儿子,都跟了【姓郑】的姓。我的爷爷就是其中最小的那个孩子。


改姓之路:钟家的出现

那时的家族并不接受这段关系,尤其是因为大儿子姓邱,遭到了家婆的诸多为难。曾祖父也无能为力。

有一天,曾祖母再也忍受不了,决定带着三个儿子离家出走。

要知道,曾祖母是「三寸金莲」的娘惹,行动非常不便。她竟然硬是带着三个年幼的儿子,从Tambun一路步行到Kota,真的非常艰难。

幸好,她遇上了钟曾祖父。若不是他伸出援手,恐怕他们母子四人早就流落街头了。

钟曾祖父不仅救济了他们,还承担起抚养三个孩子的责任。后来,曾祖母与他共同生活,并为他生了一个女儿。不幸的是,那位女儿英年早逝,而曾祖母年纪也大了,无法再生育。

于是,钟曾祖父请求曾祖母,将她的一个儿子改姓为「钟」,以传香火。

长子邱姓不能改,二儿子已十一岁,坚决反对。

最后,只能由最小的儿子,也就是我爷爷,改姓为「钟」。

曾祖母亲自写下了一张红纸:“我把郑XX改为钟XX,永不后悔。”


祖先的认同:该拜谁?

钟曾祖父过世后,曾祖母带着三个孩子去祭拜他,然后又带他们去拜郑曾祖父,才告诉他们:“你们真正的父亲,其实是【姓郑】的那一位。”

(难怪以前我婆婆常提醒我们,千万不能和姓郑的人结婚……)

就这样,三个儿子,三个姓氏,但其实是同一对父母所生。

  • 长子:邱爷爷

  • 次子:郑爷爷

  • 幼子:钟爷爷(我的爷爷)

他们各自成家立业、生儿育女。

但郑爷爷心中始终不甘,他无法接受亲弟弟(我爷爷)竟然改姓钟。他甚至常常劝我爸爸改回姓郑,还带他去拜郑家的祖先。

结果呢?姓没改,祖先倒是多认了一家……


清明奇遇:失联的后代

到了我们这一代,究竟该拜谁的祖先?姓郑的?还是姓钟的?

我只知道:既然现在我们姓钟,就拜钟家的祖先吧!

不过,四婶不一样。她既拜钟家,也拜郑家。她说:“养育之恩重过生育之恩。”所以她总是先拜钟家,再拜郑家。

有一年清明,四婶独自去扫郑家的祖坟,突然有一群人出现,看到坟头已被拜过,气呼呼地说:“是谁在拜我们的祖先啊!”

原来,那座坟其实还有其他后人……

经过调查才发现,当年曾祖母带三个孩子离开时,其实还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在郑家——一个才一岁,一个几个月大。

我的爷爷才三岁,自然不知道自己还有一对弟妹。

后来【姓郑】的曾祖父的母亲过世之后,他有心找回曾祖母和孩子,但一直找不到他们。

如今,那些来扫墓的人,就是被留在郑家的小儿子的孙子——也就是我爷爷的弟弟的后代。

想想看,多年的家族误会,竟在一个清明节重逢……


结语

回到家,我把这段故事告诉了妈妈。

结果,妈妈说的又是另一个版本!她说曾祖母根本没有三段婚姻,改姓只是因为孩子难养……等等等……

我直接晕了。

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四婶的版本。至少听起来有逻辑、有情感,还能串得起来。

不管怎样,我只是想把这段关于我们家族三个姓氏的由来记录下来,留给自己、也留给以后想了解这段故事的子孙们。

谢谢你们听我 bla bla bla 啰~哈哈!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谢谢你们的留言。。。
谢谢你们的支持。。。
我好开心。。。\(^o^)/